首页    工作动态    司法为民践初心 改革创新结硕果——横山区人民法院持续探索基层司法新路径

司法为民践初心 改革创新结硕果——横山区人民法院持续探索基层司法新路径

创建时间:2025-03-06 10:10
浏览量:0

2022年至2024年,横山区人民法院连续3年在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年度考核中获得“优秀”称号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横山法院以问题为导向、以创新为驱动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实践,更是其从“跟跑者”到“领跑者”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。

 

机制革新破题 构建科学管理体系

 

动态管理,向数据要质效。横山法院将审判管理视为提升质效的核心抓手,建立“日跟踪、周通报、月分析”的动态管理机制;依托智慧审管平台,实时监控案件审理周期、结案率、发改率等关键指标,对超期案件分级督办,确保“每个案件有人盯、每个节点有反馈”。2024年,该院共受理案件10616件,已结10279件,结案率96.83%。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35.81天,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32.86%。

精准施策,靶向补齐短板。针对上诉率、发改率偏高等问题,横山法院推行“三级评查机制”——集中评查、案件点评、复评反馈,每周发布评查通报,将评查结果与绩效考核、晋升挂钩,着力提升办案质量。2023年,该院发改率从2021年的2.76%降至1.95%,上诉率同比下降1.4%。

“关键少数”引领,压实主体责任。院庭长、员额法官等“关键少数”带头攻坚,通过“质效分析会”等机制,强化责任担当。2024年,该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刚在季度推进会上表示,要“对标提升、补齐短板”,推动审执工作从“快办案”向“办好案”转变。

 

团队建设筑基 激发内生动力

 

针对审判团队协作效率低的问题,横山法院于2022年创新推出“员额法官与司法辅助人员双向选择”机制,通过三轮意向填报与能力测试,实现法官、法官助理、书记员1:1:1优化配比,团队匹配成功率达90%,构建起“志趣相投、专业互补”的协同办案模式。此举使2022年案件平均审理时间降至24天,较全市均值缩短17天,结案数同比增长17.93%。

通过“法院大讲堂”“我的文书我来读”“庭审观摩大赛”等活动,横山法院全面提升干警专业素养。该院班子成员和资深员额法官带头授课分享实务经验,并创新“助理评查案件反馈会”,从程序到实体全链条把控案件质量。2023年,该院人均结案数达322.86件,同比增加42.92件,审判质效稳居全市第一。

 

创新实践增效 探索审判“加速度”

 

繁简分流“全员速裁”。针对传统速裁模式“简案办不快、繁案办不精”的痛点,横山法院2023年推出“全员分散速裁”机制。立案庭将速裁案件均衡分配至全院审判团队,实现“难案穿插简案、效率质量并重”。2023年,该院速裁结案2555件,同比增长8.72%,其中一起300万元合同纠纷仅用数日审结,获当事人赞誉。

智慧赋能“云端办案”。2024年,横山法院深化“智慧型法院”建设,启用执行集约化平台,引入标的物监管系统,推进电子卷宗全流程应用,线上开庭率大幅提升。该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刚表示,要让数据多跑路、让群众少跑腿,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信访率,提升司法透明度。

 

司法为民铸魂 践行公平正义初心

 

延伸职能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化解。横山法院将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化解从外部协同延伸至内部优化,通过判后答疑、司法建议、巡回审判等方式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。2023年,该院化解历时5年的土地纠纷案,实现“案结事了人和”。

细节入手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从“坐堂问案”到“送法上门”,横山法院加大巡回审判力度,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。2024年,该院要求干警“从细节渗透司法为民情怀”,通过规范裁判文书说理、强化服判息诉工作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

从“三连冠”看基层法院现代化之路。横山法院的“三连冠”并非偶然,其成功经验可概括为三点:机制创新与数据驱动并重,通过动态管理和科学考评,将压力转化为动力;团队活力与专业能力双提升,“双向选择”激活人力资源,强基工程夯实业务根基;效率追求与为民情怀融合,以技术手段提速,以人文关怀提质,各项工作都从政治上看、从法治上办,推动办案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,将党的领导不折不扣落实在审判执行最前线。

从2022年的“跟跑者”到2024年的“领跑者”,横山法院用3年时间书写了基层司法改革的精彩答卷。2月21日,该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刚说:“在平凡的坚持中守护公平正义,是每一位横山法院人的使命。”